对于新妈妈来说,有时候,宝宝的一些“不合理”的行为,让妈妈很困惑,无法理解,所以想纠正宝宝的行为。殊不知,这是宝宝正常发育的表现。如果你主动约束宝宝的行为,会对宝宝造成伤害。比如,妈妈们要注意以下几点。
害怕看见陌生人
许多婴儿看到陌生人的脸时会哭。这其实是宝宝保护自己的本能反应,也不是什么坏事。所以妈妈这时候不要怪宝宝哭,也不要觉得宝宝性格不好,就开始开导教育宝宝不要做陌生人。处理这种情况的正确方法不是刻意强迫宝宝接近陌生人,而是营造一个拥挤的环境,让宝宝慢慢适应。
胡乱扔东西
有些妈妈会抱怨宝宝的脾气越来越大。他们经常乱扔东西,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,这让他们很苦恼。妈妈们不用担心,这其实是一件好事。为什么这么说?随着宝宝的成长,身体各个器官都在快速发育,宝宝扔东西只是对宝宝抓握能力的一种训练。同时,这种投掷行为也可以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,是宝宝正常发育的一种表现。但是为了宝宝的安全,妈妈可以提供一些不易碎的玩具,满足宝宝扔东西的需求。
频繁咬手指
相信各位妈妈都看过这张图。婴儿经常咬手指,甚至能拿到的东西都会塞进嘴里咀嚼。这个时候,大多数妈妈肯定会制止,认为这个习惯太不卫生了。吃了肚子里的病菌怎么办?其实没必要。宝宝的这种行为其实是口腔欲望期的正常表现,是宝宝开始用嘴感知世界、感受周围事物的一种方式。如果妈妈强行阻止,会破坏宝宝的探索思维,让宝宝焦虑。正确的做法是,妈妈要把宝宝的手洗干净,不要刻意去阻止,让宝宝尽可能多的去探索和认识这个世界。
当然,虽然宝宝还有一些我们无法理解的行为,但是我们要相信存在就是合理的。妈妈们只要有正确的育儿知识,就能及时解读这些行为背后的含义!
|